当本周德国最大的两家太阳能公司发布第二季度财报时,投资者把目光聚焦于关于下半年需求和价格的说明之上。
一方面,在消费者使用太阳能出现各种问题后,厂家的售后服务必须及时快速的解决,这就需要太阳能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来打造完善的售后服务。另一方面,对于城市消费者来说,太阳能热水器还稍显陌生,一旦使用不习惯或者效果不佳,消费者的口头传播往往会对太阳能热水器品牌的美誉度产生不利的影响。
面对消费观念更挑剔、生活要求更高的城市消费者,其售后服务自然难度也就更大。一旦太阳能企业中标某项工程项目后,甲方也就是工程方只会付款30%,余款要到项目完工验收前才能陆续结清,这一过程还要看项目本身的进度,没有多少规律可循。而城市工程市场是太阳能企业直接和开发商签约,售后服务的重担就需要由厂家来承担。其次是工程周期较长,事后结款难。他说,以一个有500套房源的住宅小区为例,安装500台太阳能热水器,总价也就是百万元左右。
这位老总便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然而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在开发的楼盘上配备统一安装的太阳能给他们带来利润更是微乎其微,这也是他们并不是特别重视的原因所在。华泰联合证券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王海生表示,尽管2015年光热发电装机目标被定为100万千瓦,但目前已公布即将实施的项目规模就达300万千瓦,在技术优势和政策扶持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下,未来5年国内光热市场的潜力有望超过预期。
系统集成方面有大唐发电、天威保变和中海阳,设备制造商主要包括航空动力、*ST力阳、金晶科技和南玻A等。同时,可储能、可调峰,实现连续发电。更为重要的是,光热发电在热发电环节与火电相同,CSP更适合建大型电站项目,可通过规模效应实现成本迅速下降。而随着未来10年内光热发电大规模商业化启动,这一市场的总投资规模可达千亿元以上。
分析指出,光热发电市场的规模化启动将以设备市场扩容为首要表现,因此,未来5年这一领域的设备组件商将率先从中受益。从权威渠道获悉,在即将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太阳能热发电目标拟定为2015年装机达100万千瓦,到2020年装机达300万千瓦
从权威渠道获悉,在即将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太阳能热发电目标拟定为2015年装机达100万千瓦,到2020年装机达300万千瓦。分析指出,光热发电市场的规模化启动将以设备市场扩容为首要表现,因此,未来5年这一领域的设备组件商将率先从中受益。华泰联合证券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王海生表示,尽管2015年光热发电装机目标被定为100万千瓦,但目前已公布即将实施的项目规模就达300万千瓦,在技术优势和政策扶持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下,未来5年国内光热市场的潜力有望超过预期。国内光热发展近年来开始备受政策重视,在国家发改委今年5月出台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中,太阳能光热发电鼓励发展的新能源门类的首位。
过去,国内光热发电产业发展由于缺乏政策扶持和企业的有效商业实践,市场几乎空白,这也导致目前光热发电的每度电成本为1.5元左右,高于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形式。《规划》中提出,未来5年将在全国光照条件好、可利用土地面积广、具备水资源条件的地区开展太阳能热发电项目的示范,十二五将通过这些试点地区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到2020年开始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分析指出,100万千瓦的装机目标意味着未来5年光热发电市场的规模可达150亿元。在即将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初步拟定的四个重点光热发电试点地区是鄂尔多斯高地沿黄河平坦沙漠、甘肃河西走廊平坦沙漠、新疆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和西藏拉萨等。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15年全球CSP累计装机将达24.5GW,五年复合增速为90%,到2020年上网电价有望降至10美分/千瓦时以下。但众多业内专家指出,CSP与常规化石能源在热力发电上原理相同,电能质量优良,可直接无障碍并网。
尽管体量不大,但由于光热发电相较于光伏在技术、发电效率和全球市场形势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未来5年光热发电的市场潜力或超预期,目前市场上逐渐开始涉足这一领域的公司特别是设备制造商将迎来利好。更有市场分析认为,与国内风电过去5年装机出现爆发性增长的情景类似,到2020年,国内光热发电的装机有望突破千万千瓦,市场规模可达千亿元以上。
10年内突破千亿分析指出,目前建造一个主流的50兆瓦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设备(国产)投资额为每千瓦1.5万元左右,因此,若以2015年装机达100万千瓦,2020年达300万千瓦计算,十二五光热发电仅设备一项市场规模就可达150亿元,十年内设备市场规模可达450亿元。技术和成本优势明显CSP(Concentrated Solar Power)即太阳能聚热发电技术,依靠各式的镜面,将太阳的直接辐射(DNI)聚集并加热导热介质,热交换后产生高温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发电。同时,可储能、可调峰,实现连续发电。据了解,目前国内市场涉足光热发电业务的公司主要分为系统集成和设备制造两大块。而随着未来10年内光热发电大规模商业化启动,这一市场的总投资规模可达千亿元以上。系统集成方面有大唐发电、天威保变和中海阳,设备制造商主要包括航空动力、*ST力阳、金晶科技和南玻A等。
更为重要的是,光热发电在热发电环节与火电相同,CSP更适合建大型电站项目,可通过规模效应实现成本迅速下降全球大型制造商如尚德、英利、夏普和加拿大太阳能等将经营受损。
昨天,晶澳太阳能公司下调了2011年销售前景预测后,其股价下跌了11%。据GTM公司研究,中国生产的电池板成本比美国低60%。
报道说,光伏设备市场价格的暴跌正在动摇这个产业,半年内其价格下跌了20%以上,买家高兴,但对厂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业内人士认为,该市场曾经历过2009年因产能过剩进行的价格大战,目前价格的暴跌将导致在未来几个月内光伏市场的整合。
但这种价格战将还会持续数年。中国目前生产电池板的工厂在90家以上,但依然在加速提高产能,降低成本上进行着恶性竞争。法国《回声报》19日报道,今年上半年太阳能电池板的销售下跌了4%,而全球的产能还在不断增加,其结果是引发更激烈的价格战。价格的竞争与德国和意大利停止对太阳能电费补贴也有一定的关联,因这两个国家是全球主要的光伏市场。
报道说,HIS估计,今年电池板生产商的销量增幅应在20%左右,光伏产业的营收应能保持稳定,预计约达350亿美元。本周Solon公司宣布将关闭亚利桑那州的太阳能电池板厂,有15%的工人失业。
美国凤凰城太阳能经销商上半年的销售下滑了61%。据IHS的研究报告,今年太阳能新装机容量下降了4%,为6.6千兆瓦(GW)。
虽然电池板厂商在全球遍地开花,但需求减缓。但随着光伏设备市场价格的迅速下跌,中国的制造商二季度也受到冲击。
德国电池板制造商Q-Celle公司,上半年净亏损3.65亿欧元,该公司为降低成本,计划削减本土产能一半将工厂移至亚洲但这种价格战将还会持续数年。报道说,HIS估计,今年电池板生产商的销量增幅应在20%左右,光伏产业的营收应能保持稳定,预计约达350亿美元。报道说,光伏设备市场价格的暴跌正在动摇这个产业,半年内其价格下跌了20%以上,买家高兴,但对厂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业内人士认为,该市场曾经历过2009年因产能过剩进行的价格大战,目前价格的暴跌将导致在未来几个月内光伏市场的整合。昨天,晶澳太阳能公司下调了2011年销售前景预测后,其股价下跌了11%。
但随着光伏设备市场价格的迅速下跌,中国的制造商二季度也受到冲击。全球大型制造商如尚德、英利、夏普和加拿大太阳能等将经营受损。
美国凤凰城太阳能经销商上半年的销售下滑了61%。法国《回声报》19日报道,今年上半年太阳能电池板的销售下跌了4%,而全球的产能还在不断增加,其结果是引发更激烈的价格战。
网友点评
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